浅谈DMA分区漏损管理3:如何管理大型DMA分区【腾越科技】
上期我们聊了DMA分区建设,结尾留了个问题:如果DMA运行不好,成了问题DMA,怎么办?我们今天接着来聊聊这个问题。其实不止是单个DMA如何管理,更要看一个城市有成百上千个DMA时要如何管理。
重点有两个:诊断和处理表现不佳的DMA 和如何策略性地扩大DMA规模,让整个DMA系统在漏损控制中发挥最大价值,实现全面覆盖和效益。
诊断和处理表现不佳的DMA:常见情况是数据上漏损率高,但现场找不到明显漏点。像这种情况需要先观察源头数据本身或基础设定上是否有偏差。强烈建议第一步系统地排查:流量计准确性、DMA边界阀门是否密封好、用户数量统计是否正确、夜间最小流量估算是否合理、是否存在非法用水,数据源头确认无误后,才需考虑检漏方法或设备是否不适合(如塑料管听不清声音或者现场环境噪音大等)。
此时就需要用更精密手段,例如阶梯测试(Step Testing):在夜间用水最低时,有计划地逐步关闭DMA内关键阀门,同时监测入口总流量。若关闭某阀门后流量骤降,表明其下游管段可能存在较大漏水,可逐步缩小范围定位漏点。反过来,漏损数据异常低也要警惕,可能是计量不准或数据错误造成的假象。
另一种头疼情况是漏损反弹快:刚修好漏点不久,漏损又快速上升。这通常表明管网整体状况不佳,修好一处漏点导致压力回升,可能在其他薄弱处又给催生出新的漏点(恶性循环)。除成本高的换管外,更常用经济的办法是做压力管理:安装压力调节阀(PRV),优化稳定DMA内供水压力。压力过高不仅浪费水,还易导致爆管。适当减压并稳定压力,能显著减少新漏点出现和爆管频率。所以处理单体问题DMA思路是:系统排查、精确定位、压力管理。
那管理大规模城市管网(成百甚至上千个DMA)的关键在策略和覆盖率。不能零敲碎打,东建一个西建一个。对于大型复杂管网,可先进行更高层级分区(Sectors)划分。通过初步评估,找出漏损最严重的分区作为优先区域,在这些高漏损分区内优先建设和部署DMA,进行精细化管理。这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,先解决最严重问题,最终目标是实现整个供水系统长效、可持续的低漏损状态。
管理如此庞大的分区和DMA网络,海量数据靠人工处理不现实。必须依赖强大的管理系统和信息通信技术(ICT工具),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(GIS):清楚标记管道和阀门位置,精确绘制DMA边界。水力模型 (Hydraulic Model): 模拟管网水流,优化DMA设计,辅助问题诊断。自动抄表系统 (AMR/AMI): 远程自动采集流量、压力等数据,简化水量平衡计算,实现近乎实时的监控和预警。 这些技术是高效管理大规模DMA系统、处理海量数据的基石。
从处理单体问题DMA,到策略性规划管理覆盖全城的DMA网络,再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、水力模型、自动抄表等先进技术,核心要点就是排查问题要系统,规模扩张讲策略,日常管理要靠技术。
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:随着自动化系统日益普及,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,保留并发展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的经验与判断力?如何在技术浪潮中持续发挥人的价值?
腾越科技作为专业的智能水表厂家,我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、高性能的智能水表产品。我们的产品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,确保在每个环节都能满足客户的需求。如果您对物联网水表感兴趣,欢迎联系我们的专业团队,电话:0518-85916595,微信:18082389890,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创智慧水务的美好未来。